IP 視訊格式:視訊會議與統一通訊指南

By Lumens

July 14, 2025 194


 

 


對於從事媒體串流的 IP 視訊製作人與廣播人來說,媒體串流格式是基本常識。這是設定攝影機、在創意團隊之間共享媒體、將影片傳送至全球觀眾的基本環節。但對於處理視訊會議技術的 AV 團隊而言,情況又是如何?

視訊會議的核心在於將攝影機與音訊設備連接到會議室的電腦或 BYOD(自帶設備)筆電。如今,這些連線越來越多是透過 IP 來實現。讓我們從攝影機端開始看起。

以往,專業品質的視訊會議攝影機主要透過 USB、HDMI、DVI、同軸線或 SDI 來連接。因此,串流格式並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。這些成熟技術擁有高可靠性、低延遲且支援高品質傳輸。然而,隨著系統管理日趨複雜、佈線成本提高與線材長度受限,視訊會議領域正逐步捨棄這些連線方式。隨著 AV 系統轉向以 IT 為中心的架構(主打集中管理、一線通連接與即時擴展性),Ethernet CAT 線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。
 

▶ HDBaseT 與視訊會議

HDBaseT 可透過 CAT-5 或 CAT-6 線傳輸。它能透過單一線材提供影像、音訊、電力與控制訊號。表面上來看,這對於視訊會議系統的安裝商來說似乎是理想選擇。但作為一種視訊格式,它仍有其限制。HDBaseT 僅設計用於發射器與接收器間的點對點傳輸;因為它不使用 Layer 2 封包與 MAC 位址,故無法透過大多數網路交換器轉發資料。若要將 HDBaseT 訊號分配至多個地點,便需重新鋪設 Ethernet 線並導入專用的 HDBaseT 矩陣交換器,作為訊號的集中切換中心。因此,儘管其品質高、延遲低且使用簡便,但 HDBaseT 在整棟建築內的應用彈性仍無法滿足許多整合商的需求。
 

▶ IP 視訊與視訊會議

與傳統線材或 HDBaseT 相比,IP 格式有顯著優勢,包括:

-  使用價格低廉的 CAT 線材
-  利用既有的 1G 或 10G 區域網路
-  即時擴展網路
-  軟體層級的訊號路由
-  與格式無關的架構
-  集中化的安全與管理
-  網路供電(PoE)
-  整合 IT、AV 與 UC 系統
 

▶ 視訊串流格式

基於以上優勢,IP 化已勢不可擋。下一個問題是:該選擇哪種格式來透過網路傳輸影像訊號?市面上選項眾多,以下內容希望能協助您為各種應用做出合適決策。
截至 2025 年中,目前主流的串流格式如下:

Format Codec Hardware Support
Dante AV Ultra Colibri  FPGA
Dante AV-A AGIC3, Advanced Graphic and Image Codec Gen3 ASPEED SOC
Dante AV-H H.264/HEVC SOC
NDI Full Bandwidth SpeedHQ FPGA / SOC
NDI HX2 H.264/HEVC SOC
NDI HX3 H.264/HEVC SOC
RTSP  H.264/HEVC SOC
SMPTE 2110-20 Uncompressed FPGA
SMPTE 2110-22 JPEG XS FPGA


通一般來說,H.264 / HEVC 為基礎的編碼格式成本效益較高,可使用市售軟硬體處理。使用專屬編碼器或高效能 FPGA 的格式則能提供更佳的畫質與更低延遲,但在財務與技術面較具挑戰性。

支援 RTSP、Dante AV-HNDI HXNDI 全頻寬的攝影機目前已廣泛可得,這些設備可透過區域網路輸出,並解碼為 HDMI 或 USB 訊號。較複雜的格式可能需要多重轉碼流程才能與視訊會議平台相容。
 

▶ 優先考量畫質:視訊會議需要 4K 嗎?

從下表可見,所有主流格式皆可支援遠超一般電視台的影像品質:

Format Max Resolution Color Space Support
Dante AV Ultra Up to 4K|60fps 4:4:4 
Dante AV-A Up to 4K|60fps 4:4:4 
Dante AV-H Up to 4K|60fps 4:2:0 
NDI Full Bandwidth Up to 4K|60fps 4:2:2 or 4:4:4
NDI HX2 Up to 4K|60fps 4:2:0
NDI HX3 Up to 4K|60fps 4:2:0
RTSP  Up to 4K|60fps 4:2:0
SMPTE 2110-20 Up to 4K|120fps 4:4:4
SMPTE 2110-22 Up to 4K|120fps 4:2:2 or 4:4:4


目前僅有極少數會議系統支援 4K。預計未來十年 UltraHD 的支援度會提升,但目前 HD 畫質對多數使用者而言已非常足夠。值得注意的是,解析度並非畫質體驗的唯一關鍵因素,還需評估鏡頭品質、低光表現與對焦準確度。例如 Lumens VC-R31 這類 HD PTZ 機種,其實能超越許多 4K 消費級攝影機,且具有更高的靈活性。
 

▶ 延遲

在音樂會、研討會與簡報現場,會場顯示器需同步顯示講者畫面,延遲須控制在 3~6 幀內。在視訊會議中,則只需影像與聲音同步,並能自然進行對話,延遲控制在 0.5 秒內即為可接受。
以下是各格式的延遲表現:

Format Latency
Dante AV Ultra Extremely Low
Dante AV-A Low
Dante AV-H Low
NDI Full Bandwidth Low
NDI HX2 Moderate
NDI HX3 Low
RTSP  Moderate
SMPTE 2110-20 Imperceptible
SMPTE 2110-22 Imperceptible


註:建議避免使用 WiFi 連接攝影機,以降低網路延遲。
 

▶ 頻寬

比延遲更需注意的可能是「頻寬需求」。典型區域網路為 1G 或 10G Ethernet,有些則升級至 25G / 40G。若網路已有其他任務負載,選擇高頻寬格式可能不具實用性。因此,建議選擇頻寬需求低的格式更為穩妥。

Format Bandwidth Usage
Dante AV-H Very Low (under 30Mb/s)
NDI HX2 Very Low (under 30Mb/s)
NDI HX3 Low (under 90Mb/s)
RTSP Very Low (under 30Mb/s)
Dante AV Ultra Medium (under 1Gb/s)
Dante AV-A Medium (under 1Gb/s)
NDI Full Bandwidth Medium (under 1Gb/s)
SMPTE 2110-22 Very High (over 1Gb/s)
SMPTE 2110-20 Extreme (over 10Gb/s)


另外,平台如 Teams 與 Zoom 會根據用戶網路狀況自動降低畫質與幀率,因此即便攝影機輸出高碼流畫質,對遠端參與者來說也未必有實質提升。
 

▶ 確保視訊串流安全性

攝影機直連電腦的 USB 或 HDMI 線本身具備高度安全性;但透過區域網路傳輸視訊則潛藏風險,例如醫療討論、企業併購、學生評鑑等敏感對話都需高等級保護。
部分格式無法原生支援強加密。建議採用具備以下功能的安全設計:

•    安全認證
•    VLAN
•    埠隔離
•    AES256 加密(業界標準)

Format Security
Dante AV Ultra AES256 encryption
Dante AV-A AES256 encryption
Dante AV-H AES256 encryption
NDI Full Bandwidth -
NDI HX2 AES256 encryption (with NDI Bridge)
NDI HX3 AES256 encryption (with NDI Bridge)
RTSP  Secure Authentication
SMPTE 2110-20 -
SMPTE 2110-22 -


註:NDI Bridge 需獨立伺服器方可實現加密功能。
 

▶ 將 IP 視訊串流加入會議平台

每個格式皆有其優勢。問題是如何將這些 IP 影像加到會議平台(如 PC、Mac 或筆電)中?

•    RTSP:透過網路 +虛擬 USB 驅動程式(如 Lumens Virtual Camera 2.0),可將 RTSP 串流視為網路攝影機,並支援音訊與視訊同步。

•    NDI HX:使用 NDI Tools 套件中的 Webcam Input 工具,可直接與主流會議平台相容。

▶ 硬體替代方案

虛擬 USB 驅動雖普遍,但需安裝軟體、占用效能,並需在每台電腦上逐一設置。
Lumens OIP Bridge 提供更友善的硬體解決方案,可將 NDI HX、RTSP 或 Dante AV-H 轉為 USB-C,無需安裝驅動,插上即用。不僅傳送影像,也能傳輸 Dante 音訊,實現「一線傳輸音畫」的體驗,完全免去音訊轉接與額外佈線。

 

▶ 主要產品

 

 

OIP-N60D Dante
AV-H AV over IP and Dante AV-H  4K OIP Bridge 
 

 
 
 
 

 

OIP-N60D
 AV over IP and NDI HX
4K OIP Bridge 
 

 
 
 
 

 

OIP-N40E
Video to IP/ NDI HX
HD OIP Bridge

 
 
 
 


按兩下此處返回頂部



 

 

返回